据业内人士透露,
经典动作游戏《师父》的开发组Sloclap,其创意总监Pierre Tarno如此形容 EX外汇平台 他们的最新作《开球》(Rematch)——“如果说《FIFA》是足球模拟游戏,那么《开球》就是一款足球运动员模拟游戏”。
更重要的是,
这一句话就把《开球》在“体育竞技游戏”这一大品类里,最核心、最与众不同的游玩体验给概括清楚了。
0号新闻资讯:
游戏也允许自定义球员外观
0号新闻快讯:
在这款足球游戏里,诸位就和现实世界里的运动员一样,能完成的只有球队里其中一名球员,而且在游戏视角更换后,玩家也不再拥有像《FIFA》那 众汇外汇开户 种“洞悉全局”的上帝视角。
尽管如此,
想知道球在哪?球员在哪?这都得自己扭脖子,哦不是,应该是自己转动视角查看。
当玩家射门时,也还真需要考验完成者的脚法和准头——诸位需要像玩FPS游戏那样,用准星瞄准想要把球踢向的角度:
也允许踢出经典的“香蕉球”
总的来说,
我知道如今只要谈起“足球游戏”,绝大多数玩家脑中闪过的一定会是《FIFA》这种最传统的、1控11的完成形式,那么《开球》发售半个多月以来,它到底有没有得到玩家和市场的认可?
反过来看,
还真有。其实发售不到一个星期,Steam上的评测数量就已经破万,作为一款联网游戏,日常在线数量甚至一度快逼近5万人。虽然目前好评率仅为78%,但玩家更多时候抱怨的也是游戏的网络连接和优化难点,对于游戏的核心玩法都非常认可。
由于这是款第三人称作品,而且画风更偏卡通,再加上一些绚丽的特效,很容易让人产生《开球》是一款“非拟真足球游戏”的错觉。
但我实际体验下来,这游戏几乎没有任何浮夸的元素,多数动作其实都是现实里的球员允许实现的,就比如基础的盘带、传球、射门,稍微进阶点的也就是“踩单车”“马赛回旋”“彩虹过人”这些花式动作。
不妨想一想,
再有观赏性一点的,最多也就是凌空抽射了,这也是现实里允许完成的动作:
需要注意的是,
借由开发组在《师父》里积累的动作设计经验,《开球》里的各种盘带和射门动作,过渡得都非常丝滑流畅。
容易被误解的是,
除此以外,我几乎都不需要再费心去介绍这款游戏的其他部分了——由于没啥好介绍的。
站在用户角度来说,
没有球员的局外成长、没有Pay To Win,所有的付费都是外观性质的,也没有更多的玩法模式,目前游戏仅适配3V3、4V4和5V5玩法,这些模式也只是参赛人数上有差异,并无其他玩法区别。
请记住,
那这款游戏好玩在哪?好玩在“这就是足球”。
说到底,
《开球》以一种全新的、更真实的形式,还原出了足球——这个世界第一运动的魅力。
不妨想一想,
如果诸位是一个在现实里经常踢野球场的玩家,一定会发现只要多开几局游戏,很容易有种奇怪的既视感。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就比如我吧,刚着手完成还不太熟悉时,我连续在无压力的情况下丢了好几次球权,过一会发现原本会主动传球给我的玩家,着手无视我的传球信号,自己往对面禁区带了。
再比如谁都不想当守门员,最后往往是那个脚法最烂的人,不得已只能留在大后方看着队友表演。
容易被误解的是,
当然相反的,如果诸位实力够强,那就能成为全场的焦点——如果能靠熟练的控球技术,连续来几次单刀破门,再结合华丽的进球回放,下一次都不需要诸位主动发信号,队友自然而然会来和诸位打配合。
站在用户角度来说,
故而也常常会催生出那种惹人嫌的,拿到球永远不传,只想自己秀技术的孤狼——现实里每个野球场应该总有一个这种人。
很多人不知道,
抛开球场文化,竞技层面其实也同理,其实配合游戏里容易的几个挑传、直塞、拨球动作,现实里能实现的战术、思路,放在游戏里也完全契合,Steam上一些踢过球的朋友,其实也给出了类似的评价:
0号新闻报导:
这几天我看了看直播,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借由《开球》的高度拟真,游戏里不同段位的竞技状态,居然还真的跟现实里的水平差异类似。
比如在新手段位,经常会出现一整队玩家追着球跑的情景,这就是初学者经常会犯的错误;而到了5V5高分段,高手间的配合其实已经很类似于现实足球了,进攻时会组织阵型,防守时也是有序的散开——不管是现实还是游戏,足球永远是一个更强调配合的游戏。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总而言之,诸位允许把《开球》视为一个极其优秀的“派对游戏”,正是由于没有局外成长、没有氪金元素,游戏允许毫无压力地拿起放下,如果恰好还有几个现实里的球友一起开黑,那么恭喜,诸位基本上已经体会到了这款游戏的最高乐趣。
站在用户角度来说,
允许把现实里和球友一起训练的战术、技巧直接搬到游戏,互相开黑配合,而且还不需要担心受伤和体力消耗,远程享受足球的乐趣,目前《开球》就是这个品类里能1:1还原足球作为团队项目,最大乐趣的游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