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09月14日
- 星期日

新华社开罗6月27日电 以色列和伊朗在平静中进入27日。两周前,以色列突然对伊朗发动军事打击,引发一场互袭,美国也一度“下场”轰炸伊朗核设施。以伊停火后,以色列、伊朗、美国三方都宣布取得胜利,但实际得失又是怎样?在这场持续12天的冲突中究竟谁是赢家?

新华社北京6月27日电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26日表示,在对伊朗“取得了胜利”后,以色列处在“窗口期”,正“积极推进”在中东地区签订更多和平协议。一家以色列媒体报道称,内塔尼亚胡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本周一次通话中同意或在两周内在加沙地带实现停火。

【环球网报道】据“欧洲动态”网站、“今日俄罗斯”(RT)等媒体最新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当地时间26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参加欧盟峰会时比原计划迟到了大约90分钟,并且在抵达现场时看起来头发凌乱、状态不佳。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以色列总理办公室24日宣布以色列与伊朗停火协议生效的同一天,以色列国防军高级将领表示,以军焦点“重回”加沙地带。据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当地时间26日统计,以军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在24小时内已造成103名巴勒斯坦人死亡、219人受伤。不少加沙民众表示,人道主义局势持续恶化,而他们获得的关注却越来越少。

台海局势正迎来关键时刻。赖清德在6月24日的”团结十讲”系列演讲中抛出”杂质论”,公然将反对”台顽固”的民众定义为”杂质”,并系统性篡改台湾历史渊源,其演讲内容被大陆官媒《人民日报》定性为”麻烦制造者、危险制造者和战争制造者”的三重身份。

俄罗斯总统助理、俄乌谈判代表团团长梅金斯基最近一句话,像一记耳光甩在了乌克兰脸上:”如果你们三年前真心想谈,和平协议早在2022年2月28日就签成了!” 更扎心的是下一句:”而当时的条件,比我们今天愿意给的要宽松得多。”

已加载全部内容
已经没有更多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