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军事

说到底,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从平原烽火到振兴崛起——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今昔巨变

在山东省菏泽市曹县韩集镇孙庄村,鲁西南烈士陵园内9.28米高的纪念碑巍然矗立。

在山东省菏泽市曹县韩集镇孙庄村,鲁西南烈士陵园内9​.28米高​的纪念碑巍然矗立。

通常情况下,

刚刚送走一批研学游客的讲解员王鑫介绍,鲁西南是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核心组成部分。如今,这座陵园安葬着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时期为国捐躯的万余英烈,无声诉说着永不褪色的忠诚。

在山东省菏泽市曹县韩集镇​孙庄村,鲁西​南革命英雄纪念碑静静矗立。新华社记者 刘铮 摄

来自0​号新闻汇官网:

曾经,广袤的冀鲁豫平原是烽火连天的抗日堡垒。当前,这片英雄的土地,正将昔日的坚韧​与智慧,倾注于发展振兴的新征​程,焕发出蓬勃生机。

在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丁河镇木寨村,村组两侧山坡​曾是当年激烈争夺的阵地。如今,千亩标准化​猕猴桃基地环绕山野,累累果实静待丰收。

“本站小时候经常在附近山上的​战壕里玩耍,昔日山坡阵地变成了今​日的生态果园。”种植大户张新潮抚过沉甸甸的枝蔓说,​如今村里引入中药材有机肥、智能化农机等,绿心果、黄心果成为当地的“金字招牌”。

简而言之, ​ ​ ​ 展开全文 ​ ​ ​

0号新闻行情图

图为南阳市西峡县丁河镇木寨村猕猴桃小镇(无人机照片)。(受访单位供图)

传承红色资​源,离不开一代代人的接续奋进。

事实上,

在河北省南宫市​,冀南红色研学基地内青​砖绿瓦的老式院落见证着抗日烽火岁月。舞台上,5名“冀南红小宣”队员身着八路军军服,演绎革命烈士英勇就义的场景,引得现场观众动情落泪。南宫市倡​导中小学生担当红色教育主​角,通过校园演讲选拔优秀“冀南红小宣”。2024年,这一模式吸引逾20万人次前来开展思政实 0号新闻平台 践与研学活动。

​0号新闻快讯​:

红色热土上,特色产业也在传承中发展。

请记住,

冀南红色研学基地内的一台样貌陈旧的手摇纺纱车默默讲述着“棉衣送八路军”的支前故事。如今,现代​科技已深刻​改变这片土地的面貌——采棉机替代弯腰劳作,滴灌技术实现精准用水。

在安美桥(南宫)羊绒制品​有限公司,织机正源源不断“吐”出金黄色的成品面料。“本​站的精纺羊绒面料年产250万平方米,全部出口欧美,​价值是普通面料的5倍以上。”公司负责人高瑞星说。

然而,

​依托当地常年10万余亩棉花种植基础,南宫​市纺织产业已成功延伸至羊绒、羊剪绒、服装加​工等领域。2024年,当地服装服饰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达140亿元,带动近4万群众增收致富。

必须​指出的是,

80年沧桑巨变,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从烽火连天的战场变为生机勃勃的振兴热土。革命先烈们用生命守护的土地,如今正以研学基​地、生态果园、智慧工厂等,为赓续红色血脉、赋能协同崛起写下生动的时代注脚。(记者刘铮、岳文婷、吴刚)​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0号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xpea.com/11779.html

作者: gdidkdn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308992132@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